精神穿越时空,旗帜引领航向。大家好,我是太阳集团7237网站辅导员周淑敏,今天让我们一起打开时空的闸门,走进革命圣地西柏坡,沿着革命先辈的足迹,赓续对真理的追寻。
巍巍太行山下,滔滔滹沱河畔。西柏坡——这座位于河北省平山县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山村,在七十多年前,成为中国历史巨大转折中的枢纽。一群衣着朴素的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开创出翻天覆地、沧桑巨变的辉煌伟业,迎来了共和国的黎明,新中国从这里走来。
1948年5月,毛泽东同志率领中共中央机关、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移驻西柏坡,与中央工委会合。至此,风云激荡,山水升腾,西柏坡的火炬照亮了全中国。在这里,党中央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全国土改运动,制定并通过了《中国土地法大纲》;胜利指挥了震惊中外的“辽沈、淮海、平津”三大战役,将革命旗帜插向全中国,西柏坡也成为了解放全中国的最后一个农村指挥所,中国命运定于此村。
也是在这里,1949年3月5日到13日,党中央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七届二中全会,描绘了新中国的宏伟蓝图。在全面胜利的局面下,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地向全党敲响了警钟:“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、谨慎、不骄、不躁的作风,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”;并充满信心的宣告:“我们不但善于破坏一个旧世界,我们还将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。”
1949年3月23日,党中央离开西柏坡赴京建国,毛泽东提出了“进京赶考”的历史命题,这充分体现了即将走上执政地位的共产党对自身任务的清醒认识,也从此拉开了一代代共产党人接力“考试”的序幕。
波澜壮阔的革命实践,扭转乾坤的丰功伟绩,孕育形成了以“两个务必”为核心的西柏坡精神,它凝结了深刻的历史经验,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和忧患意识,激励着全党和全国人民,在“善于建设一个新世界”的前进道路上,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。
沧桑巨变,精神永恒。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、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新征程中,中国共产党人“赶考”的脚步从未停止,西柏坡精神始终薪火相传。2013年7月,习近平总书记重访西柏坡,抚今追昔,谆谆告诫:“全党同志要不断学习领会‘两个务必’的深邃思想,始终做到谦虚谨慎、艰苦奋斗、实事求是、一心为民,继续把人民对我们党的‘考试’、把我们党正在经受和将要经受各种考验的‘考试’考好,使我们的党永远不变质、我们的红色江山永远不变色。”
伟业垂青史,精神励后人。70余载倏忽而过,百年恰是风华正茂。新时代的“赶考”永远在路上,这是一种精神,更需要担当。让我们凝聚青春的力量,当风雨中的铁骨,当攻坚时的先锋,在祖国的万里长空放飞青春梦想,在这片红色热土上书写新的时代“答卷”。